今天是
  • 标题

  • 标题

  • 标题

瓯剧为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又称“温州乱弹”。流行在浙江南部温州一带的,是温州地区最有影响的剧种。
它以“书面温话”作为舞台语言,原称“温州乱弹”,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,古称“东瓯”,民国以后,京剧盛行,乱弹开始衰落。至40年代,仅存“老凤玉”、“新凤玉”、“胜凤玉”三班。1950年后先后成立“更新”、“胜利”、“红星”等班,1955年合并为温州乱弹剧团,1959年正式定名为瓯剧。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5-04-30 09:23:00 浏览次数:123

  2015年4月17日-22日,我院深入开展“瓯剧进校园”公益活动,带着经典的戏曲节目走进温州市仰义第二小学、温州市实验中学、鹿城区瓯越小学、温州市华侨中学,让师生们感受瓯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1.jpg

  在四天的演出中,瓯剧大专班学员作为瓯剧舞台新生力量为师生们送去了《满园春色》、《小宴》、《佛珠功》、《表演唱》、《器乐独奏》、《扈家庄》、《酒楼杀场》等精彩节目,同时也进行了艺术表演上的交流和互动。演出精彩处,都得到了老师、同学们的热烈掌声,席间和散场时争相与演员们合影留念。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2.jpg

  “瓯剧进校园”是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宣传推广瓯剧这一古老剧种的重要载体,通过在校园里开展瓯剧的宣传展示和传承教育活动,让瓯剧的种子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。近年来,随着“瓯剧进校园”活动的深入开展,越来越多的学生、年轻人,开始认识瓯剧、熟悉瓯剧也喜欢上了听瓯剧。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3.jpg

  演出心得

  今年4月,瓯剧大专班的同学们正式开展“戏曲进中、小学校园”演出活动。连续进入仰义二小、实验中学、瓯越小学、华侨中学四所学校,在培养舞台经验的同时也旨在吸引一批年轻且高素质的观众。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4.jpg

  连续4天高度繁忙紧凑的演出,对于同学们而言,是一个不小的挑战。在兼顾学业的同时,更要圆满的完成此次演出任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戏曲进校园”所有节目编排、撰稿均由我们同学完成,主持人也是由本班同学担任。对于一个习惯了在舞台上演绎悲欢离合的人,这回该如何主导舞台呢?

  主持人需要大方得体的举止,随机应变的能力,个性鲜明的风格。这一切,都难不倒瓯剧班的学员们。他们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演员与主持人两个角色中,并且怡然自得。当然,在主持稿方面也做了精心的安排。以介绍瓯剧历史为主,以瓯剧互动为辅,巧妙合理的结合,一场既生动又有趣的演出油然而生。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5.jpg

  仰义二小与瓯越小学的舞台都设立在操场,全校的小学生们都井然有序地搬着椅子到这个天然的舞台。没有遮阳篷,他们带着小黄帽,炎炎烈日下,汗水浸湿了头发,阳光迷糊了眼睛。这一刻场景,连我们看了都心疼万分,可他们依旧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,没有一丝的懈怠。专注的眼神,仿佛有一股魔力,让我们为之动容。暗暗地在心中说:“一定全力以赴每一场演出,为了孩子们渴求戏剧的眼神!”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6.jpg

  实验中学与华侨中学,相对于小学生们而言,更易接受博大精深的戏曲。所以在剧目方面,我们也做了相应的调整,增加剧目的可看性和娱乐性。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,踊跃尝试戏曲元素,邀请他们上舞台,模仿水袖和耍珠。生疏的动作,引得台下忍俊不禁,也带动学生群体交流互动。在娱乐环节,现场气氛高涨,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。所涉及的题目内容都是关乎瓯剧或戏曲知识的,但尽管如此,同学们仍不约而同地说出正确答案,上台答题的同学,还可获得一本精美装帧的戏曲本子。每场演出的结束,都收到了同学们自发性的掌声,久久回荡在耳边。

  感动与忙碌是并存的,激动与回忆是平行的。正是因为同学们的热情相邀,才有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,为了瓯剧,为了传承,为了非遗,我们一定不遗余力地传播于学校,为我们的瓯剧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!

  各校演出实况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7.jpg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8.jpg

2015瓯剧艺术进校园09.jpg


编者:浙江省温州地区群众艺术馆编
编者:李子敏
出版时间:1999年9月
出版社:中国戏剧出版社
编者:叶大兵
出版时间:2000年9月
出版社:中国戏剧出版社
主办:温州市图书馆 电话:0577-88967178 信箱:wzwhj@wenzhou.gov.cn 浙ICP备11032910号